(綜合報導)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2日發布實施「對等關稅」後,讓美國人開啟囤貨模式。據報導,美國民眾早在關稅政策發布前已開始緊張,從大學生、全職媽媽到企業高管都提前購買囤積。有50歲紐約市民表示,跑了多家商店並向店員致電爭取後,終於搶購到店裡最後一台大陸品牌電視。
美國億萬富翁庫班2日也在社交平台Bluesky上提醒粉絲,「從牙膏到肥皂,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,都應該趁早買起來,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。」即使是美國貨,也有可能甩鍋給關稅趁機漲價。
當川普公布新關稅政策時,22歲就讀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公共政策的學生羅奇,火速下單加拿大運動服飾品牌露露樂蒙(Lululemon)價值244美元的健身服,男友跑去買了24罐愛爾蘭的健力士啤酒。羅奇表示,關稅成了校園熱門話題,尤其是對酒的價格潛在影響,「這是大學四年以來唯一聽到對政治或經濟不感興趣的人談論經濟。」
CNN更整理4大類可能出現最嚴重衝擊的商品,包含筆電與平板、鞋類、玩具與服飾。透過美國聯邦貿易數據顯示,去年大陸、越南、台灣是美國筆電平板前3大海外供應商,這讓幾乎所有消費性電子商品都可能漲價。
此外,大陸與越南去年就向美國出口價值185億美元鞋子,占全美進口鞋類近7成;在美銷售販賣的玩具高達77%是大陸製造。
但位在義大利的「國中之國」聖馬利諾卻傳出口美國關稅僅10%,讓歐盟各國如義大利等歐企評估能否遷到聖馬利諾避稅。但聖馬利諾商會也提醒,正在完成融入歐盟「關係國家」程序,未來情況可能不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