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報導)從美西到美東,層出不窮的竊盜案專門找好區的房子下手,以亞裔受害者居多。聯邦調查局發現來自南美洲有組織的「犯罪遊客」帶動猖獗的犯罪現象,讓亞裔家庭人人自危。
當竊盜案是偶發的新聞事件時,一般人可能無感;若發生在鄰居和朋友家時,那是危機感;對親身遭遇者而言,首當其衝的是不安感。
舊金山矽谷古柏迪諾(Cupertino)是美國社會普遍認定的「好區」。根據Zillow不動產交易平台資料,當地平均房價約290萬美元,公立學校排名高,亞裔人口佔67%。
一位居民馬哈揚(Ameya Mahajan)10幾個小時前在鄰里社群平台上警示一則消息:歹徒到她家行竊。她寫道,父母在晚間6點半外出散步回家時,發現家門口有輛不認識的白色BMW房車,車頭朝前、停在他們家的車道。她媽媽機警拍下車牌,同時間,兩名身穿黑色連帽衣的男子從院子跑出來、跳上車子快速逃逸。
案發當時,馬哈揚其實在家,只是沒來得及察覺歹徒行跡,一直到父母返家見狀報警。警方調查發現,車牌號碼不屬於那輛車子。
類似的情節不斷上演,舊金山灣區地方群組經常呼籲「竊賊愈來愈大膽」,也伴隨著許多「世風日下」的感嘆評論。
這並非單一地區獨有的治安問題,而是遍及全美,一種「獨特且龐大」的犯罪現象。聯邦調查局(FBI)以「南美洲竊盜集團」為代號調查偵辦,更嚴重的威脅是竊賊的手也伸向印度、英國和澳洲等地。
「華盛頓郵報」上月報導,聯邦幹員在去年3月帶著搜查令,摸黑到395號州際公路旁、位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卓(Alexandria)一處不起眼的汽車旅館停車場,暗中把定位追蹤器安裝在一輛白色廂型車和一輛灰色房車。
長達一年的循線追蹤後,執法人員查出一個老練的竊盜集團,專門以華盛頓特區郊區亞裔和中東裔的「好房子」為下手對象,累積將近200萬美元贓款,並由此連結出數百起跨州竊案,源頭來自南美洲的「犯罪遊客」(crime tourists)。
執法專家表示,犯罪遊客主要從哥倫比亞(Colombia)和智利(Chile)等國進入美國,以2到8人為組織,跨州偷竊、搶劫珠寶等,犯案後有些人返鄉、有些人非法滯美。2014年智利納入美國旅遊免簽國家,哥倫比亞不在名單內,來自哥國的犯罪遊客以非法偷渡者居多。
相對於凶殺案,這類竊案相對是小案件。專家指出,非暴力的竊賊即使被捕,保釋金通常很低,保釋之後又前往下一個城鎮物色新的下手對象。
竊賊會先在網路上研究目標,監視屋主的動態,選定時間、迅速破門襲擊並逃逸,讓警察難逮捕。他們多穿著連帽衣、戴滑雪用的面罩,開著隱蔽或不符車牌的車子。
傳統印象上,亞裔和中東裔的家庭會把黃金和珠寶等有價值的物品放家裡,或因這類族群經營的事業有現金收入,而成為歹徒鎖定的目標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裝了保全系統不代表萬無一失。FBI調查,有竊賊切斷南加州一家珠寶店的電源,守候一夜,等保全系統的備用電力耗光後,從屋頂挖一個洞,竊賊帶著發電機進入店裡,撬開2200公斤保險櫃,偷走價值120萬美元的珠寶。
「人沒事就好」、「碎碎平安」常是人們對竊盜案受害者的安慰,但也是實話。不過,竊盜案潛藏的社會問題不只是被奪走的財物,還有基本的安全感,以及跨國犯罪手法的再進化。
|